3 月回顾:跑完 1000 公里,在时间夹缝里使劲折腾
目录
前言
最近看了 椒盐豆豉 的这篇博文《2023 年了你为什么需要写博客》,深有同感。
其实我一直非常羡慕与钦佩能够将自己心中所想表达清楚的人,这是我目前欠缺的一种能力,我尝试着写博客,希望以此提升我的这种表达能力,同时输出倒逼输入,刺激我不断学习。
正如文章里所说的「整理是最好的复习」,趁着周末空闲,整理一下上个月发生的事和我的一些零散想法。
跑步
我从去年 3 月开始有计划的跑步,到现在已经有一年了,总距离也有 1000+ 公里,算是少有的一直坚持做的事情之一。
本来我只将跑步作为一种锻炼身体与排解压力的方式,往年总是想起来才跑一下,但去年我在坚持跑了一段时间后,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:跑步能把我一些一直想做但没做的事情串起来。
我需要在繁忙的工作日中抽出时间跑步,我就必须在早上或晚上进行这项活动,当我选择晨跑时,我不得不早睡以便能够早起,这就和不熬夜不谋而合。
当我跑了一段时间后,我开始因为肌肉力量薄弱产生伤痛,我又得练我的核心、练我的臀、练我的腿,而我因为长期久坐造成的腰肌劳损也需要练核心和臀,它们又刚好匹配了。
除此之外,我发现跑步后我的过敏性鼻炎好像也缓解了一些。
这便是我这一年能坚持跑步的主要原因,我期待跑步能给我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变化。
而自从跑过马拉松后,马拉松又成为了另一种刺激我坚持跑步的动力。赛道上的气氛和那种咬牙坚持后最终冲线的愉悦让我非常享受。
3 月月初去江油市参加了半程马拉松,由于赛前身体状态不太好,只想着安全完赛就行,能跑到两小时内最好,但跑起来后平均配速稳稳压在 5'25"/公里左右,我感觉我又行了,大众二级运动员的目标好像这次就能提前完成了。但是离终点还有一公里多的时候突然就跑崩了,最终净成绩 01:57:34 跑完了比赛。
「当大的目标变得仿佛触手可及时,原本预想的小目标便会很容易抛之脑后。但若发现只差一点,最终却未实现时,就算预想的目标达到了也一点不开心。」—— 江油马拉松回家路上的感想。
3 月的第二周开始常态化加班,每天都加到晚上 10 点,于是晨跑变得困难起来,虽然回来倒头就睡的睡眠时间也能和平时差不多,但加班和不加班真的不一样,睡不够,完全睡不够,早上起不来一点。
所幸周末跑了几次长距离,穿插几个工作日强制让身体开机,月底最终还是完成了 100 公里的月目标。不过这样的节奏,真不知道 1200 公里的年目标是否能够完成。
真不想上班呀。
食
啤酒鸭
跑马拉松后,我学会一道新的菜品 —— 啤酒鸭,因为每次参赛都能领到一两罐啤酒。「雪花啤酒」真是很爱赞助马拉松了,我跑的每场马拉松的赞助商都有它。由于我不喝酒,所以每次都用啤酒来做菜,啤酒鸭是我试验了各种啤酒菜品里最喜欢的。于是,跑完江油马拉松回来后就又做了一次。
好吃,爱吃。下一次马拉松后再继续做来吃。
豆角焖面
「有些东西,过了反而就不好了。」
这是一次失败的豆角焖面,所以我要记录下来。由于这次买的五花肉有一点点肥,所以我在煸肉的时候多煸了一会儿,煸出很多油没舍得倒出来,结果弄出来的焖面非常油腻,反而不好吃了,也让我真正明白了过犹不及的道理。
折腾
「生命不息,折腾不止。」
我总是告诉自己,合理的规划自己的时间,多花点时间来学习,但是我总是忍不住花大量的时间来捣鼓些有的没的。
博客
在难得空闲的几个周末里完成了博客的基础装修,包括:
- 新增了基于 Twikoo 的评论系统,并增加
comments
参数用于控制页面评论功能的显示状态。 - 新增了基于 GoatCounter 的网站统计系统。
- 调整了 RSS 的一些设置,例如:添加网站图标,仅显示主分区文章等。
在完成这些后,我又花了一晚上对我使用的博客主题添加了中文语言支持,并给原仓库提了 PR「 feat: Add Chinese language #291 」,后面也被合并进了主分支,很开心。
工具
Obsidian
使用 Dashboard++ 模板配合 Homepage 、Dataview 插件定制好了我的 Obsidian Dashboard。
Dashboard++ 示例图:
Dataview 这个插件确实很强大,各种数据索引与查询非常方便,类 SQL 的查询语言对于程序员来说也很好入门,同时还支持全功能的 JavaScript。我也折腾了一会儿,这里分享一个显示当前日期和天气的 dataviewjs
,效果类似这样: 今天是 4 月 6 日,星期日。🌦 +15°C
。
// 获取当前日期和星期几
const now = new Date();
const month = now.getMonth() + 1; // 月份从 0 开始,需要加 1
const day = now.getDate();
const weekday = now.toLocaleDateString("zh-CN", { weekday: "long" });
// 拼接日期和星期几的字符串
const dateStr = `${month} 月 ${day} 日,${weekday}`;
// 使用 dv.span 创建一个内联元素,先展示日期和星期几
const span = dv.span(`今天是 ${dateStr}。`);
// 异步获取城市天气信息
(async () => {
const city = "Beijing"; // 替换为你想查询的城市
const url = `https://wttr.in/${city}?format=%c+%t`;
try {
const response = await fetch(url);
const weatherData = await response.text();
// 更新 span 元素的内容,添加天气信息
span.textContent = `今天是 ${dateStr}。${weatherData}`;
} catch (error) {
console.error("获取天气信息失败:", error);
}
})();
域名邮箱发信
在测试自己的域名邮箱发邮件时,发现 Outlook 客户端会提示「发件人未验证」的警告,折腾了一下解决了这个问题。具体见这篇《使用 Resend 与 Cloudflare 实现域名邮箱发信》。
收藏的项目
-
douban-backup:同步豆瓣标记条目到 Notion/NeoDB,本着「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」的原则,我会同时使用豆瓣、Bangumi、NeoDB 标记我的书、影音、游戏等记录。虽然频率不高,但这样操作始终有点繁琐。最后找到了这个项目,能够通过解析豆瓣 RSS,将最近的标记信息同步到 NeoDB。后面找机会再弄一下 Bangumi 的同步吧。
-
Windows Scrobbler,通过监听 Windows 媒体会话,将当前正在播放的歌曲信息同步到 Last.fm。虽然只是一个控制台程序,但完全满足我在电脑上使用一些音乐播放软件(如网易云音乐、MusicFree)时自动同步听歌记录到 Last.fm 的需求了。
书影音
影视
人生切割术(Severance)
找下饭视频的时候,无意间看到了它的解说版本,想着最近好像挺火的,就看了一集,发现很有意思,于是把第一季和第二季的解说版本看完了。
曾经也经常幻想能有个分身帮我做不想做又不得不做的事情,果然还是想象的太美好了。
棋士
3 月初看到这个剧的预告片时非常期待,无论是预告片里的一些剧情还有演员阵容感觉都很不错,于是上映的那周周末就找来看了。怎么说呢,目前看到第 8 集了,感觉有点失望。剧情上非常多的 Bug,正反派的智商像是信号不好一样,一会儿上线一会儿下线,剧中主角的搭档也各种作妖,尽干些蠢事,看着非常难受。后续大概不会再追原剧了,等完结后直接看解说版吧。
书籍
打造超人学习
在播客「冰镇电波」里知道的这本书,断断续续的看完了,初看完后印象最深的有两点:
- 拆解大任务的方法:将问题一一记录下来,反推每个问题的解决方案,将其变成待办。
- ORID 结构化框架。
- Objective(客观事实)
- Reflective(感受反应)
- Interpretive(分析意义)
- Decisional(决策行动)
学习
英语
背单词背的有些疲了,玩会儿多邻国,类似玩游戏的体验确实比枯燥的背诵和阅读好多了。多邻国的交互设计这块做得不错,但对英语能力的提升还未知,先作为这段时间厌学的替代品吧,也没啥坏处。
技术
作为 CURD 熟练工,时常感觉基础知识还是不够扎实。挤了些时间又重新把一直没看完的《C# 图解教程》重头看了起来,刚看到 100 来页。
一些思考
关于 AI
听了一期关于 AI 的播客《硅谷 101: E184 |“我爱你,这不是算法”:15 个被 AI 击中瞬间的声音故事》,主要讲 AI 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改变。
我做为程序员非常能感受 AI 给我带来的巨大影响,工作效率的提升、代码的优化、学习的便捷性等等,方方面面都感觉离不开 AI 了。在写博客后,我也总会想着让 AI 帮我查错,润色,我希望它能帮我处理语法错误的,读着突兀的内容。听了这期播客里各种 AI 的故事,我突然意识到会不会正是这点“错误”才造就了真正的人类,或者说这样才算有点人味儿。
于是我决定至少在输出想法和表达自我时,不再使用 AI。我不想让我的博客成为 AI 的内容农场。
个人博客的永生
看了这篇文章《People Die, but Long Live GitHub》后,我也想着如何让我的博客一直活下去,就算死后也还能被人看到,但一直比较忙,这件事放在待办里也没仔细去研究。
直到某个周末晚上刷 RSS,发现一个叫「酷壳 - CoolShell.cn」的网站很久没更新了,认真回想了一下才想起是已故技术大佬——左耳朵耗子(陈皓)的博客。进到博客里发现很多人都在「 关于陈皓 」页面的评论区缅怀他。顺手搜了一下「酷壳」,发现已经有人做了他博客的镜像网站和电子存档。
突然我就想通了,如果有人一直记得你,并且愿意一直记住你,那他们会利用各种手段去留下你生前的痕迹,不需要你自己刻意做什么。你在生前就考虑死后的事情,反而有些过于创造需求了。
你不应该在生前就想着死后的事情,而应该在活着的时候做让人能记住你的事情。